香日德镇司法所业务大厅内,联盛村第一书记石翔正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工作人员的政策讲解。这已经是春节后她第六次来司法所咨询政策办理业务了,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多,她也早已成为了工作人员面前的“老熟人”,大家也都清楚,石翔每一次来都不是为自己办理业务,而是为村里的村民们维护权益。
春节后返岗的第一天,石翔书记正忙着整理资料,一位熟悉的村民发来了信息,来信者正是联盛村民苗新生,“书记,您能帮我要个打工的钱吗”,苗新生是位听力一级残疾的聋哑人,无法进行正常语言交流。自2023年驻村走访了解到苗新生的情况以来,联盛村驻村工作队经常上门与他进行沟通,用手机信息、手写文字等方式打通了交流的隔阂,苗新生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具体什么情况”,石翔第一时间回复了消息。通过了解得知,2022年8月苗新生的兄弟三人和同村残疾人刘文忠一起四人前往巴隆乡打工进行房屋粉刷工作,本该获得工资报酬共2万多元,但工程完工后老板却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付清工钱。
四位农民工,两位残疾人,外出务工挣来的“辛苦钱”却被长期恶意拖欠,“我们必须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用法律维护属于我们自己的权利,咱们写诉状,起诉,上法院要回工资”,石翔书记义愤填膺地回复了这条消息。村民的事没有小事,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迅速收集欠薪凭证、联系村中的法律顾问、带领村民到镇司法所写诉状、到县法院立案,从开始的忐忑不安直至最后立案调解成功,村民的两万余元报酬也终于汇入了苗新生的银行卡。
“有了你们驻村干部的支持,我们干起活来都更有干劲、更有底气了”,在石翔书记再次回访的时候,苗新生在纸上写下了这段话。“不用客气的,作为驻村干部,就是要时时刻刻为村民们着想,成为村民们群众坚强的后盾,能为老百姓们分忧解难我们比谁都高兴”,石翔说道。
农民工欠薪、合同纠纷、家庭矛盾……驻村半年多时间以来,石翔帮助村民调解矛盾问题二十余起,化解经济纠纷十余起,帮助村民讨要收入十余万元。同时还通过宣传教育、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针对农民工讨薪、家庭矛盾等农村常见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村民依法维权,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联盛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联盛村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用法治思维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用法治方式服务乡村高效能治理、用法治力量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以法治生活与乡村振兴携手“同行”。